当前位置:徐州超越家具有限公司戚超情感裸婚时代 细节打败爱情
裸婚时代 细节打败爱情
2023-02-02

我没车,没錢,没房,没钻戒,但我有一颗陪你到老的心,等到你老了,我依然背着你,我给你当拐杖,等你没牙了,我就嚼碎了喂给你,我一定等你死后我再死,要不把你一个人留在这世界上,没人照顾,我做鬼也不放心。童佳倩,我爱你。——一段感动了无数人的台词。

“我们俩上学那会,我就觉得佳倩长得好看。别的男生多看她一眼,我这心里就特不高兴。有点什么吃的喝的用的,我第一时间就想到是佳倩。我每天骑车子都多骑五六公里,就是为了能绕到你们家楼下,看一眼童佳倩。后来上了大学,我就把每个星期的生活费全都攒下来,就等到周末,带佳倩去吃顿必胜客、看场电影。我上学那会,找各种办法让自己不饿。后来人家说,说抽烟能让我不饿,我就开始学抽烟,抽不起好的就抽次的,次的抽不了,我就捡烟屁股,烟屁服抽没了我没辙,我就只能睡觉,躺在床上一觉睡下去,也就忘了饿了。后来大学毕业找工作,我是削尖了脑袋想找那些挣得多的,能让我买得起房、买得起车、能让我堂堂正正地把童佳倩娶进门。可是就算我拼了命,我也赶不上这房价涨的速度。阿姨,我爸妈都是工人,我们家没什么錢,条件也不如你们家。但是,我爸妈都是好人。我妈说了,只要佳倩嫁到我们家,她就把佳倩当亲闺女一样待。但是,阿姨您要是觉得我们小家小户的,您怕佳倩嫁到我们家受委屈,那我就给您表个态,我是非常非常爱佳倩的,我就是要跟佳倩结婚。您要是同意我就住到您这来,有童佳倩的地方,才是我刘易阳的家。”

这段赚取了无数人眼泪的台词出自正在热播并引起了社会热议的电视剧《裸婚时代》,它改编自80后美女作家唐欣恬的小说《裸婚——80后的新结婚时代》,曾在网络上获得了高达120万次的阅读量。“无车无房无钻戒,不办婚礼不蜜月,没有婚纱没存款,裸婚,你愿意吗……”这是《裸婚时代》引发的流行语,不少在自尊与现实夹缝中求生存的都市年轻人,都在剧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当然,那句超过九成评论都会提及的台词——“细节打败爱情”,或许也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心。“现实中有太多人走不下去,常常与爱情无关,他们只是败给了生活”,编剧周涌说。

每个裸婚男的背后都有一个黯然神伤牵肠挂肚的丈母娘

文章饰演的刘易阳和姚笛饰演的童佳倩都还是北京土著,从高中时代就早恋,一晃八年,马拉松的爱情跑下来,准备结婚了,男方的不足是无房、无车、无存款,优点则是善良、勤奋、能干、肯哄女方,且能说出令丈母娘纵然铁石心肠也无从拒绝的求婚誓言。第五集那段数分钟的台词,回想起《走着瞧》里文章与毛驴的长篇絮叨,充分表明了文章的功力,在30岁以下的演员中名列前茅。姚笛也在相当程度上摆脱了新红楼的暗影,这一类北京小女生的安然劲儿,只腻味于你依我侬的小天地的感觉,十分准确。他们在度过恋情的“七年之痒”之后,很默契地打拼着。刘易阳和童佳倩最让观众感到并非那么受虐,根本上还是积极的小生活、小追求,没有哭天抢地、满地打滚的表演,剧情很纠结,也近乎没有答案,却是不很洒狗血、很自然的递进,合得来就是最大的满足和幸福。

对观众而言,《裸婚时代》既有参考价值,但又无法照搬。很多时候,在中国做父母,比儿女本人还要累,凯丽选女婿的货比三家理论,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她本人是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兼分管计划生育,其实是新时代的“马列主义老太太”,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湍。婆媳矛盾、门第差异、陈年纠葛,都在按部就班地向小夫妻砸来,躲闪是没有可能的,正面强攻又会两败俱伤。童佳倩的难,在于婚前在父母和男友的溺宠中,婚后则是职场上的小白兔和家庭里的主妇。刘易阳的不易,更要应付母亲和丈母娘的苛责,特别是“婆婆”和“丈母娘”都是典型的更年期女性,非常渴望继续保持家庭核心位置,动辄不满于琐事细故,这些都拉紧了观众纠结的心。

不过,相较于前三分之一的轻喜剧基调和中间两人矛盾的激增,该剧留下的开放式结局因理想化色彩过重备受观众质疑。有网友甚至写好了现实版脚本:“童佳倩的世界中不会有杜毅这种角色出现,她很有可能带着孩子自己过好多年,刘易阳则在一两年后再婚”。周涌不讳言对现实版猜想的认可:“谁说不是这样呢?但作为影视剧的创作,它有义务为观众展现积极的一面。只要有影射生活,就不缺观众买单”。这或许也间接印证了一位网友的评论:“我们都在窥探别人的生活,然后在自己的故事中哭泣”。

谁的无奈在飞“裸婚”背后的时代背景

“女人以为结婚标志着好戏开场,自己终于可以作为女主角登上历史舞台;而男人则以为婚床上的大红锦被犹如幕布,将其拉拢即可谢幕,从此卸妆,照着本来面目过日子。”许多人对婚姻关系有着不同的看法,而另一本畅销书《裸婚》的作者介末则把它形容为“恋爱是登山,结婚是登顶,接下来自然可以趿拉着鞋慢慢走。”社会学家波普诺说,在西方工业社会中,人们“对个人权力和自由有着强烈的信仰”,偏好于“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伴侣”,浪漫的爱情因而显得比传统社会中重要得多。也可以说,有了对个人权力和自由的信仰后,挑伴侣就如同选一双鞋,选择时的合适与不合适,只有个人最清楚。一切的浪漫,都要在合适的前提下进行。

以前童话中的结局这样描述:从此王子与公主在一起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可《裸婚时代》向大家展示了王子与公主在一起后如何在瓶瓶罐罐中艰辛过日子的故事,而主人公正是出生在改革开放的中国80后们。

相互支持和相同的社会背景是持久的婚姻要素,新人之间应有其同的基本价值和信仰。“9元錢婚姻”(即裸婚)中的不买房,实际上是一些新人对民生难题的无奈应对。80后,正值婚恋高峰期,但是现在社会的高压,使得80后现代版的无房、无车、无存款的“三无人员”过多,使得他们无奈选择裸婚。飞速上涨的房价让更多年轻人望房兴叹,据最新调查显示,即将年满30岁的职场人中将近五成人无房无车,而在1981~1984年出生的人群中,无房无车的人比例达到了七成。他们在更多情况下是一种无奈,于是,这样一批人勇敢地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裸婚”反映了新一代年轻人的心理特征:在他们眼中,婚姻并不是物质,而是相互扶持、共同努力的精神和相互依靠的温暖。他们会从多个方面来看待问题,同时也宽容地对待反对的声音。

围绕着婚姻的全部复杂性都与人的个性、人对生活的看法有关。爱“裸婚”者自然会去“裸”,不热衷的人自然不会去“裸”。在这个新结婚时代,据网上统计,有70%的女性觉得“裸婚”不靠谱。说不靠谱当然有说不靠谱者的坚硬理由,不能断定她们的种种理由就是对幸福生活的病态理解。新离婚时代,别说9元錢的爱情靠不住,在新“围城”里,即便是一次嘴仗,对方的一次不恰当的呼吸、一声叹息,都会令一场脆弱的婚姻瞬间解体。

有人说,裸婚更像一个兄妹开荒式的小家庭,无奈多过于主动选择。也有人认为,感情才是婚姻